若阳虚欲脱者,加制附子钱半,鹿茸二钱。亦非外中于风尔,由乎将息失宜,而心火暴甚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,则阴虚阳实,而热气怫郁,心神昏冒,筋骨不用,而卒倒无所知也。
夫人身上下四旁,莫非二气充塞,二气皆不可偏,偏于阳则阴虚,偏于阴则阳弱。知得此理,仲景之心法可通,明澈无疵,调和水火之方有据。
总在这阴象上追求,如舌青、唇青、淡白无神之类是也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曰:正邪者,身形若用力,汗出腠理开,逢风寒,其中人也微。
今借以治停精而生热为淋者,用附子以鼓先天之阳,佐芩、连、大黄以泻伏热,是不固之固,不利之利也。学者苟能识得元阳飞潜之道,何患治肿之无方哉?
前贤以此方列于涌吐条,未免不当。吐则伤阳伤胃,泻则伤阴伤肾。
岂可谓水涸于冬乎。若大江以南,风气温和,正伤寒尤鲜,惟见伏邪温热诸证。